她出身书香门第,自幼热爱音乐,创造了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记录;她放弃国外诸多优厚条件毅然回国,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;她在动乱时期历经坎坷,终于迎来光明,将自己毕生所学留给后人。她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、声乐教育家——张权。
她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,事业辉煌却历经坎坷,遭迫害引周总理震怒……
学生中的佼佼者
1919年4月12日,张权出生于江苏一个书香门第家庭。她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,本希望女儿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医生,无奈她自幼喜好的是音乐。1936年,17岁的张权延续了孩童时期的爱好,考入了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,并在这里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莫桂新。
资料图片:张权与爱人莫桂新
好景不长,由于日寇入侵和战火的蔓延,杭州艺专不得已数次内迁,张权也随着辗转流亡,直到最后于重庆安顿了下来。尽管学校环境特别恶劣,但这里的学生都非常用功,张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。1942年,我国首部反战题材原创歌剧《秋子》在重庆首次公演,由张权和爱人莫桂新饰演主角,轰动了整个山城。
5年后的夏天,张权赴美进修声乐,很快就熟悉并掌握了西方各大流派的风格以及高超的演唱技艺。在毕业之时,她先后获得了音乐文学硕士、音乐会独唱家及歌剧演唱家三张证书,创造了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记录。而此时,美、英、意等各国艺术团体也都注意到了初露锋芒的张权,纷纷向其发出了邀请,但均被拒绝。理由只有一个,她要回到中国!
↓歌曲:张权《绣荷包》↓
学业有成毅然回国
张权曾在自传中写道:“是安于自己的现状,唱唱各国的不同作品应付工作呢?还是继续学习,了解、熟悉我们民族的音乐艺术,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歌唱演员呢?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。”1951年9月20日,张权在周总理的邀请下,放弃了国外所有的优厚待遇,毅然回国。当她时隔多年再度踏上祖国大地时,眼中满是泪花。
与丈夫莫桂新团聚之后,张权渡过了一段温馨而美好的光阴,他们先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,又一起到了中央实验歌剧院。尽管是海外进修归来,但张权却没有丝毫傲意,她虚心接受着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建议,不断将中国民间艺术融入自己的演唱中,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参考学习。
↓歌曲:张权《美酒献给毛主席》↓
不仅如此,张权还将自己在国外演唱的所有西方声乐作品都作了中文译配,献给了中国舞台。1956年,世界著名歌剧《茶花女》(第一部用中文演唱的意大利经典歌剧)首次亮相新中国的舞台,连续演出100多场。张权用精湛的艺术造诣和高水平的歌唱艺术,被媒体誉为“东方茶花女”,也随即达到了自己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。
资料图:1981年,张权任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声乐比赛评委
天有不测风云
常言道:天有不测风云,在1957年兴起的“反右运动”中,一位正直的记者姚莹澄(文革时期被逼上吊自杀)采访张权时写的一篇文章《关于我》被变成了可怕的武器,改变了三人的命运。
张权被剥夺了歌唱的权利,失去了舞台,但更令她痛苦万分的,是爱人莫桂新的去世。1958年,莫桂新被送到黑龙江农场劳改,却因集体食物中毒而死,年仅41岁。后来,周总理得知了张权被打成“右派”的消息,直接向着她的领导发火了:“张权也打成右派了?你知道吗?她是解放之后,突破了美国的这种阻拦,最早一批爱国、归国的人才,你把她打成右派?!”
↓歌曲:张权《乌苏里江》↓
1961年3月18日,在周总理、文化部长夏衍等人的关怀下,张权来到了哈尔滨歌剧院,并激活了这座美丽的城市。因为她的积极倡议和沟通,这里有了一年一度的“哈尔滨之夏”音乐节;有了精彩的“星期天音乐会”;有了朱德委员长亲自挥墨题字的哈尔滨歌剧院……
毕生所学留给后人
然而,就在张权忙碌于教学、演唱之时,又遇上了远超“右派”风暴的文革。“美国特务”、“反动学术权威”、“崇洋媚外”……一顶顶帽子套在张权的头上。此前帮助她的一批黑龙江领导干部也尽数遭殃,如果不是为了3个孩子,张权恐怕早就撑不下去了。
煎熬中苦等十年,终于,乌云散去了。张权在王震将军的帮助下,回到了首都北京,任职于北京歌舞团。年近花甲的她站在舞台上,歌声依旧动人,全场无不感动,但走出了鲜花和掌声,那段痛苦的回忆却始终挥之不去。
↓歌曲:张权《铁蹄下的歌女》↓
1981年,张权调任中国音乐学院,任副院长兼歌剧系主任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位,开始将自己的工作转向了培养年轻一代学生。她总结了自己一生的艺术生涯和声乐经验,撰写了《回忆我的声乐学系》、《如何演唱中国歌曲》等众多专著,将她的毕生所学留给了后人。
1993年6月16日,张权因肺癌病逝,终年74岁。
策划/撰稿/编辑:民歌君
来源:微信@民歌中国(mingechina)